立即下载
候鸟有信 应时而归 | 关于候鸟的秘密,你真的知道吗?
2023-10-23 08:03:36 字号:

随着气温越来越低,又到了候鸟迁飞的季节,亘古传承的生命密码,引领着它们振翅南飞。头上是“风霜雪雨雾”,脚下是“山水林田湖”。也许你听说过候鸟南迁,也曾看过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美景,但对于候鸟的秘密,你真的知道吗?

图片

一年里,候鸟们都在干什么?

图片

候鸟是那些有迁徙行为的鸟类,它们每年在固定的季节沿着固定的路线往返于繁殖地和避寒地之间。其中又根据它们迁移的时间和目的相对地分为夏候鸟、冬候鸟等。举例来说,假如一种鸟春夏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繁殖,秋冬来我国越冬,那么这种鸟对于俄罗斯来说就是夏候鸟,对于我国来说就是冬候鸟。针对盐城而言,冬候鸟是以鹤类、雁鸭类为代表的候鸟,如丹顶鹤、豆雁、绿头鸭等。夏候鸟是以鸥类、鹭鸟为代表的候鸟,如普通燕鸥、夜鹭等。

那么,候鸟们一年中都在干啥?

图片

一月:候鸟生活在气候比较温暖的南方越冬地(北方天气严寒、食物短缺,不适宜生存)。

二月:北方开始变暖,候鸟准备离开越冬地向北方的繁殖地迁徙。

三月:候鸟已经在迁徙的路上了,如果你处在候鸟迁徙路线上,这个季节会见到很多鸟类。

四月:大部分鸟类已到达繁殖地,如果你在繁殖地,鸟类已到达你的身边,比如燕子,但很多鸟类会继续北飞至西伯利亚甚至北极圈。

五月:这是鸟类繁忙的季节,它们正忙着产卵、孵化。

六月:雏鸟破壳而出,母鸟忙着育雏。

七月:雏鸟离巢开始学习飞翔、觅食,具备生存能力。

八月:雏鸟们快速成长,已长成成鸟的样子。

九月:西伯利亚、北极圈等北方的繁殖地开始变冷,寻找食物也开始困难,候鸟准备向南迁徙。

十月:候鸟又一次迁徙,这一次是从北向南迁徙,你又见到返程的候鸟。

十一月:大部分候鸟已返回到南方温暖的越冬地,在这里更适宜它们生存。

十二月:已在南方温暖的越冬地快乐地觅食栖息了。

那些你不知道的候鸟冷知识

图片

01

一支箭,解密鸟类飞行轨迹

1822年,人们在德国发现了一只身上中箭的白鹳,但是这种箭只在非洲某部落才有,为什么会出现在德国?

原来,欧洲的白鹳在冬天迁往非洲越冬,被箭射中后,带伤飞回了数千公里外的欧洲。这被认为是欧洲最早记录到的鸟类迁徙证据。此后,随着越来越多的鸟类迁徙证据被发现,“鸟类冬眠”说才被抛弃。

这只白鹳如今以标本的形式存在于德国罗斯托克大学。

图片

世界上最能飞的鸟:11天飞过1/3地球周长

从2022年10月13日开始,一只标号为 "234684 "的斑尾塍鹬坚持飞行11天零1个小时,斜跨太平洋从阿拉斯加飞到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,飞行了13560公里,并且没有停下来觅食或休息,打破了鸟类最长的不间断迁徙纪录。这相当于花了11天时间不间断飞行了地球全周长的1/3。

图片

在迁徙过程中,斑尾塍鹬通过吸收25%的消化道、肝脏和肾脏的组织来为脂肪腾出位置。这是通过一种被称为自噬的生物过程实现的,这种机制允许身体在需要时回收自身的一部分。

斑尾塍鹬还可以在飞行中使它们的心脏和胸肌变大,以便为这些部位提供更多的能量和氧气。

03

有些鸟的飞行高度比珠穆朗玛峰还高

鸟类迁徙时的飞行高度一般不超过1000米。小型鸣禽的飞行高度一般不超过300米,大型鸟类有些可达3000~6300米,有些大型种类(如天鹅、斑头雁)能飞越珠穆朗玛峰。

图片

黑白兀鹫是有史以来世界上飞的最高的鸟,它能在11000米的高空飞行,与地面相比,在如此高的高度,氧气的存在是非常少的,但是,黑白兀鹫体内含有一种特殊的血红蛋白,使氧气的摄入更加有效。

04

最恩爱的并不是鸳鸯

古人用鸳鸯象征男女之间的爱情,其实,信天翁才是自然界美好爱情的典范。鸳鸯看起来恩爱,实则多情,交完就掰,信天翁一生只有一个伴侣,终身相依,不离不弃。有专家对新西兰的信天翁进行过长达16年的研究,发现有两对信天翁在15年后仍然保持着原来的配偶关系。信天翁夫妻可以各自绕地球一圈再聚首,想想也是很浪漫的画面。

图片

“耳鬓厮磨”的信天翁配偶

05

红色,并不是火烈鸟的本色

热情奔放的火烈鸟,并非生下来就有一身红色的羽毛。火烈鸟具有漂亮的红色是因为它累积了大量诸如角黄素、虾青素这样的红色类胡萝卜素,而这些红色素有的是直接从食物中获得的,有的则是在体内通过转化其他类胡萝卜素产生的。

图片

那么在日常生活中, 爱鸟护鸟我们该怎么做?

  • 尊重鸟类习性,与野生鸟类保持距离,不人为干扰鸟类的生活、不破坏鸟类的栖息地、不随意投喂食物。

  • 自觉规范野生鸟类观赏和野生鸟类摄影行为,顺应鸟类活动节律,提升对野生鸟类的保护意识,做到绿色出行、文明观鸟、生态摄影。

  • 观鸟时,要注意避免穿那些容易发出摩擦声、色彩鲜艳与背景反差强烈的衣服,可以穿暗色的衣服,比如迷彩、暗绿、棕色、灰色等。

  • 不随意救助病鸟、伤鸟、雏鸟,因特殊情况确需救助的,及时报告当地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,不捡拾、不接触死亡野鸟。

    鸟类生存栖息环境越来越好

    越来越多的鸟儿

    选择在盐城黄海湿地栖息

    享受这里的良好生态环境

    甚至选择成为这里的“永久居民”

    这离不开我们每个人对环境的保护

    这个季节

    让我们带上候鸟们的秘密

    见证候鸟生命的迁徙!

    来源:回龙圩新闻网

    作者: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

    编辑:李世峰

    点击查看全文

    回首页
    返 回
    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