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讯员(奉明国)连日来,回龙圩管理区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,坚持问题导向,将党史学习融入为群众办实事、促进群众增收的实践中,让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,让群众得到实惠。
“我算了一下,这一个多月来,到外面承包柑橘修剪,有8000多块钱收入呢。”近日,兴隆村村民杨立强提起外出修剪的事,心中满是喜悦,“村里由党员担任队长,联系了修剪地,带领我们凭借手中这门技术真正得到了实惠。”
回龙圩管理区现有集中连片橘园10万亩,年产柑橘26万吨,年产值13亿元,柑橘已成为该区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。为进一步拓宽收入渠道,该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,加强与湖南农业大学、西南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等知名院校的合作,积极推广柑橘种植管理新技术。同时,组织橘农广泛开展技术培训,使广大橘农熟练掌握了一整套柑橘修剪、施肥、病虫防治等栽培管理技术。随着柑橘产业的发展壮大,回峰蜜柑品牌的市场知名度不断攀升,这些乡土人才的技术优势逐步显现出来,名气也迅速“香飘四方”。
党史学习教育以来,该区充分利用这一优势,加强与外地柑橘种植地区的技术合作,积极开展送政策,送信息,送岗位行动,广泛开展劳务输出,组织橘农在管理好自家柑橘园的同时,到附近市县区承包柑橘修剪服务,有的远到衡阳、江西、广东一带,用勤劳的双手和熟练的技能,使手中小枝剪变成增收致富的“金剪子”。
龙春香是兴隆村年纪较大的女党员,参加了村党支部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后,她主动请缨,担任农科所组剪枝队队长,带领57名村民,在永州市范围内承包了5000多亩地的柑橘修剪任务,近的江永、蓝山,远的到冷水滩、祁阳,大家都很负责,当地村民对他们很放心,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。
“每人每天有200元以上的收入。”龙春香竖起大拇指说,“大家都说,党支部真正为老百姓办了件好事、实事、实惠事。”
截至目前,该区已向省内外输出柑橘修剪服务劳动力300多人,人平年收入2万多元。柑橘修剪劳务输出在使群众增加收入的同时,增长了见识、开阔了视野、更新了观念,掌握了技能,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。
来源:
作者:奉明国
编辑:罗亚岚